宜阳有什么好吃的?宜阳美食之花果山乡糊涂面

来源:三峡夷陵旅游网 作者:佚名 
宜阳有什么好吃的?宜阳美食之花果山乡糊涂面


正值冬日,黑云压城,雪却未落,我陪省美术界的王、李两位先生赴花果山写生。

刚过张坞,车窗前已零零星星飘起雪来,朋友大喜,催促我,“快点,咱们争取在大雪前赶到花山村,明早起来赏雪。”

山高坡陡,弯急路险,好不容易开到花山村,累得我浑身冒汗,再看外面,已纷纷扬扬下起雪来。

好一场大雪!

花果山景区冬季不对外开放,农家旅馆也大多关闭。我联系了当地的村干部,他为我们找了一户人家。男主人在洛阳打工,女主人陪儿子在县城念书,家里只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和一位体弱多病的老奶奶。我一看这情况,便有些踌躇。村干部对我说:“放心吧,别看青青年纪小,做饭可是一把好手,人灵巧,还爱干净,你们住她家,祖孙俩也能多点收入,岂不是两全齐美。”


青青姑娘圆圆的脸,细长的眼,小巧的鼻子,薄薄的嘴唇,梳着一条大辫子,穿一件桃红色绒袄,脚下一双黑棉靴,干净整齐,落落大方。

她笑着招呼我们:“叔,你们快进屋,先把行李放下,晚上想吃什么只管开口,我马上去准备。”

等我们拾掇停当,晚饭已摆上了桌。小米粥、手工馍、猪肉炖粉条、醋溜土豆丝,几个人围着火炉,吃得香甜。

饭罢,王先生从行李中掏出三瓶二锅头,分给我们一人一瓶,笑道:“遇此好雪,不可不赏。走,我们对雪饮酒,不醉不归。”

青青正在收拾碗筷,闻声抬起头:“叔,外面正下雪呢,你们少喝点,也别走太远,雪天容易迷路,早点回来,我给你们留热水。”

王先生哈哈大笑:“好,好!小姑娘聪慧,是个好孩子。你放心,我们三个大男人,出不了事。”

山上的雪不同于城市,下得无遮无拦、无牵无挂。

天上没有月亮,但由于雪光的反射,外面却并不暗。天是灰的,地是白的,山是明的,沟是暗的,天地间只留下这几种颜色。

三人登上山顶一块平整的大石,举目四顾,茫茫大地,山河一色,雪一统天下。纷飞的雪花像一群小精灵旋转着飞舞到眼前,带着清新的气息,我喝下一口酒,长长呼出口热气,她们便吓得乱成一团,纷纷退下。

李先生感慨:“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轩辕台,壮哉!”王先生接口道:“白诗也无敌,但此情境更符合杜甫的‘乱云低薄暮,急雪舞回风’。”我点头。三人对饮一口,默然而立。李先生背负双手,闭目仰脸,缓缓道:“山巅风雪之夜,我们以诗下酒,亦算雅趣。苏轼的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中道‘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’此时此刻,吾等可谓闲人,但愿没有辜负这场大雪。”


酒罢,再看脚下,积雪已近半尺
,四周寒意渐重,三人便往回走。

屋内炉火正旺,温暖如春。青青靠在火炉旁的长椅上打盹,被我们惊醒,打个哈欠,站起身,揉着眼问:“叔,你们回来了,出去半天啦,饿了吧?我给你们做了糊涂面,在火上热着呢。你们快来喝,驱驱寒气。”




我冲她点头微笑:“青青,太麻烦你了。”她灿然一笑,掀起锅盖,盛出三碗面,有点羞涩地说:“叔,热得时间长了,锅底有点糊了,你们凑合着喝吧。”李先生哈哈大笑:“小姑娘,我们老家有句俗话:糊涂面热三遍,给肉也不换。糊涂面越热越香,我小时候还最喜欢吃锅底的锅巴哩。”青青咯咯地笑,欢快得如同春天的小溪。

面是杂豆面,细细的面条入口即化,略带着豆香,白菜丝和胡萝卜丝青红相间,丰富了口感,山木耳嚼起来咯吱咯吱,别有风味,偶尔几粒花生米,吃到嘴里却是余香满口、回味悠长,拌点油辣子,呼呼噜噜一碗面下肚,浑身热乎乎、暖洋洋,别提多舒服。

人间至味只是淡!

放下碗,扭回头才发现青青蜷缩在长椅上睡着了,炉火映着她的脸,红得如同深秋花果山上的一枚红叶……